overview
關於TVBS大運動+
目標:打造100%運動新聞的並且提供刺激賽事預測遊戲的運動APP
目標受眾分析
將目標受眾定位在輕度到重度運動迷
市場調查與競爭分析
針對其他競品做分析比較,找出大運動家可以創造出的優勢
UIUX設計
賽事轉換帶來的挑戰與優化
NBA 版本設計(初版)
排行榜-當週
看更多-新聞列表
今日新聞-預測進行中
會員-未登入
賽事頁-賽程
本專案最初設計是原設計師先針對 NBA 賽事預測做設計,但由我接手時 NBA 賽季已快開打。
由於奧運賽程繁多、時間緊迫,專案決策由主管與 PM 主導,我的角色是在既有框架內優化 UI,確保產品能如期上線。
賽事的轉型
最初的決策是先以NBA的競猜模式上線,但發現時間上可能無法完成開發,所以最終考量以七月底的巴黎奧運賽事作為上線目標。
核心挑戰
1.時間短團隊人力有限(需在短時間內完成 UI 設計,確保開發團隊能順利實作)
2.設計限制(在既有訂好的設計框架內,不大幅度調整以完善及優化UIUX)
第一次迭代-賽事卡片版本
預測賽式分類
多選一:適用於游泳、田徑等競速項目
二選一:適用於籃球、羽球等對戰型運動
賽事的選擇?比賽太多?
考慮到開放預測奧運所有比賽可能對用戶來說負擔太大或較不感興趣,因此決定挑選出台灣近年來較熱門的賽事做開放預測,以及關注度較高的籃球項目(唯一不限制只有台灣選手的項目)
初步賽事卡片分類
1v1比賽多人賽事
多選賽事
1v1團體賽事(僅限籃球)
最開始是先以多選的方式進行思考,假設某場比賽是24選4,只要猜對一個就加一分,以此類推,但後來與團隊討論認為這種方式對於用戶來說過於複雜,思考成本變高就可能影響體驗。
設計優化
✅ 簡化為「二選一」模式,減少用戶選擇障礙
✅ 強化台灣選手的關注度,增加互動性
1.對戰單位不同:NBA 以球隊為主,而奧運以國家隊或個人為主。
2.數據結構不同:NBA 可聚焦於球隊戰績與數據分析,奧運並不是。
設計優化
進一步的挑戰:開發時程的限制
最終決策 & 調整
第二次迭代-時間與預測
比賽時間的範圍
NBA的比賽時間大部分集中在台灣時間的早上,但是巴黎奧運的賽事幾乎是涵蓋24小時都可能有比賽進行
遇到的問題
我們最初設計的預測機制是 「比賽開始前皆可預測」,但發現套用到奧運賽事會導致一些問題:
1️⃣ 用戶難以養成習慣
因為比賽時間較分散,如果開放隨時預測,使用者可能會忘記參與,導致互動率降低。
2️⃣ 時差影響預測體驗
巴黎奧運的比賽大多發生在 台灣時間 15:00 - 24:00,但還是有部分在凌晨 00:00 - 06:00開賽,如果讓用戶想到才預測,可能會錯過參與時機。
解決方案:統一預測時間 & 調整凌晨賽事
✅ 固定預測時間:每天 06:00 - 14:00
用戶可以在早上一次性預測當天的賽事,養成習慣,避免錯過。
預測範圍涵蓋 當天下午 15:00 - 24:00 及 隔天凌晨 00:00 - 06:00 的比賽。
✅ 凌晨比賽預測時間調整
因為預測機會是以「天」為單位每日回補,導致00:00 - 06:00 的比賽無法當天預測,所以將這些比賽挪到前一天開放預測。
例如,8/5 凌晨03:00的比賽,會在 8/4 06:00 - 14:00 開放預測。
設計影響與結果
🎯 用戶可養成「早上預測」的習慣,提高每日活躍度
🎯 減少因比賽時差導致的錯過預測問題
🎯 讓預測次數變得有策略性,而非無限制猜測
On boarding
奧運期間與HTC冠名合作
首頁
新聞分類與導航優化
新增動態分類機制,除了基本的籃球、棒球分類,當有特殊活動(如奧運、世界盃)時,會額外新增專屬分頁,或是有品牌合作活動(如奧運期間與HTC冠名合作) 會以webview形式呈現,確保用戶能快速找到相關資訊。
賽事預測卡片更新優化
1.新增預測時段提醒:在卡片下方以小字標註預測可進行的時間,確保用戶清楚預測時機。
2.優化預測資訊顯示:將「預測剩餘次數」與「今日賽事場數」整合呈現,讓用戶快速掌握可預測的場次與次數。
3.戰績資訊統整:將「預測分數」、「命中率」等個人戰績數據集中顯示於一個區塊,減少資訊分散,提高可讀性與查閱效率。
添加排名上升動畫
若是用戶排名有上升,在每日分數結算後第一次打開APP會出現排名上升的小動畫,增加用戶成就體驗
改版前
改版後
我的戰績
提升了戰績資訊的可讀性,並透過視覺框線強調其重要性,更容易吸引用戶注意
比賽狀態
未開賽
比賽中
已結束
賽事類型
籃球賽事
比分
箭頭指向贏方
無箭頭表示輸方
按鈕狀態
未開放
未預測
已預測/預測成功
預測失敗
賽事頁
改版前
改版後
預測按鈕
活動獎勵Banner
時間緊迫下用 WebView + 純圖片 Banner形式呈現活動獎勵資訊,樣可以確保用戶在查看排行榜時,能夠立即注意到獎勵資訊。
改版前
改版後
排行榜
排行榜UI微調
原先的模式會將前三名特別獨立出來,但是考慮到一定會出現同分的狀況,所以UI上更改成統一模式,以減少同分排名視覺上帶來太強烈的截斷感。
上線後的優化與迭代
用戶反饋與APP迭代歷程
上線後UI設計改版
針對世界棒球12強項目進行設計的優化
新聞版面改版
🚨 舊設計的問題
小字可能對部分用戶閱讀不易
圖文小視覺吸引力較低
✅ 優化方案
將條列式更改成大卡片模式
為什麼要更改成大卡片模式?
沉浸感更強,用戶已經依據專欄頁籤點進來,代表想深入閱讀,所以不用擔心資訊密度過低。
視覺吸引力較高,提升閱讀體驗,大卡片的圖片+大字標題組合,可以讓內容更吸引人、增強點擊意願。
賽事卡片改版
🚨 舊設計的問題
綠色按鈕太搶眼,讓 UI 層級不平衡。
不論是最初針對NBA設計的版本還是後來修改的奧運版本,預測狀態都不夠清晰易懂。
✅ 優化方案
色塊 = 按鈕,直接點選隊伍就能預測,提高直覺性。
預測狀態 & 結果上移,確保用戶第一眼就能判斷當前進度。
去除額外按鈕,減少視覺顏色雜訊,讓畫面更清爽。
提供預測人數比例,供用戶參考。
新賽事卡片細節
按下預測就會出現拳頭,顏色不會隨著任何狀態改變,只是單純讓用戶自己判斷預測哪一方的依據
預測狀態
重新審視預測系統,確保用戶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進行預測,並且 UI 可準確反映比賽進行狀態。透過時間軸關係圖與決策樹,確保開發團隊能更輕鬆維護與擴展未來的預測機制。
時間軸關係圖 → 展示時間規則與 UI 對應方式
時間區間劃分
投票開放時間(18:00 - 24:00)。
比賽僅能在投票結束後進行。(若未來規則改變,可以重新調整)。
確保每個階段的 UI 設計一致,避免使用者混淆。
比賽進行狀態
比賽未開始 → 可預測(UI 顯示「可投票」)。
比賽進行中 → 目前不開放投票(若未來規則改變,可以重新調整)。
比賽已結束 → 進入結算階段,顯示預測結果。
決策樹 → 展示所有可能的 UI 狀態確保邏輯完整
APP名稱不易快速搜尋
舊lLOGO
新LOGO
loading動畫設計
🆖 舊設計
雖然loading動畫已經有改成品牌色,但是在思考或許還可以再有趣一些
🆕 新設計
新構想的設計結合運動家設計出一個在跑步的色塊小人物